本网讯(王志凌、王雅雯、朱炳东)近日,我市玉米迎来丰收。如何处理堆积如山的秸秆一直是农户的心头难,焚烧污染环境,堆放又占地误农时,市鑫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敏锐捕捉到这一难题,为秸秆回收开出了两剂“良方”,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。
市鑫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创新推出两种秸秆回收模式,一种是与农户签订协议,由公司派出专业机械免费收割,玉米归农户,秸秆归公司;另一种是农户自行收割后,以每吨160元的价格将秸秆出售给鑫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。这种双轨并行策略,精准覆盖了不同农户的需求,彻底打通了秸秆从田间到工厂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玉米种植户张明说:“我们今年与尚总合作,他给我们供种,还包回收,再加上优惠政策,我们每斤订单还可以加2分钱,一亩田增收大概80块钱。”
回收的秸秆在鑫锐的工厂里开启了神奇蜕变,实现“从田头到车间”的百分百转化,经过精细粉碎与严格包膜密封发酵,这些曾经的农业废弃物华丽转身。成为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,是秸秆回收利用的主要方式。
“秸秆回收之后,我们主要有三种利用方式,第一种附加值最高,就是饲料化利用。第二种像玉米芯,把它烘干做成生物质燃料颗粒。第三种,对发霉发烂的玉米秸秆,我们会进行基调化利用,把它做成育秧的基质。我们每年育秧大概要育2到3万亩地,自己也用得上这种基质,这样给我们企业减少了一些投入,增加了效率。”鑫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尚黎平说。
鑫锐模式的核心魅力,在于它同时解开了“环保”与“增收”两道难题。据尚黎平透露,公司今年预计回收玉米秸秆约1.5万吨,依托精深加工链条,将实现销售收入约400万元。这笔可观的经济账背后,更有一本厚重的环保账:大量秸秆被高效回收利用,显著降低了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与火灾隐患。鑫锐的探索为处理季节性秸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。
市农村能源开发中心主任黄秋林说:“我们将继续强化政策指引和科技支撑,重点在提升农田作业效率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、拓展高质化利用途径上下功夫,力争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长期稳定在95%以上,让生态包袱真正变成产业财富、农民增收新渠道,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更多当阳经验。”
当废弃的秸秆在流水线上重获新生,转化为饲料、燃料、育秧基质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资源价值的升华,更是一条科技赋能下绿富同兴的崭新路径。田野间轰鸣的粉碎机,正谱写着一曲生态与经济和谐共鸣的乡村振兴交响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