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彭丹凤、谭昊、向海蓉)9月9日,中国共产党当阳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(扩大)会议举行。全会强调,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落实全省“新春第一会”、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、省委研究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、宜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、宜昌市支持当阳市冲刺全国百强现场办公会安排部署,全面对标学习浙江湖州长兴县,坚定不移走好“以园聚产、以产引人、以人兴城”的“产人城”融合发展路径,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。
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,审议通过了《中共当阳市委、当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的实施意见》《中国共产党当阳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》。市委书记李兴兵就《实施意见(讨论稿)》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并讲话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华出席会议。
李兴兵表示,一年来,全市上下凝聚起了“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”的思想共识,坚持“工业强市、产业立市”毫不动摇,坚持“招大引强、培优扶强”两手发力,践行“人民城市、经营城市”工作理念,坚守“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”宗旨意识,营造“务实重行、狠抓落实”良好氛围,当阳发展走上了稳定和谐、向上向好的良性轨道。
李兴兵指出,要锚定目标,坚定当阳“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”的信心决心。当前的当阳,正处在重大战略机遇期、项目建设迸发期、枢纽地位重塑期、干事创业黄金期,冲刺百强的共识已经形成、氛围已经形成、势能已经形成、外部环境已经形成,要聚焦“1234”工作思路,始终保持奋进节奏,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,努力向千亿当阳进发,迈出重回历史最好水平的关键一步。
李兴兵强调,要聚焦重点,夯实当阳“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”的硬核支撑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:
要锚定百强目标,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体系。要坚持“三线并进”抓结构转型,树牢“工业强市、产业立市”理念,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,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;要坚持“两手发力”抓项目投资,始终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树牢招大引强、培优扶强两手抓的理念,以项目之进聚产业倍增之势;要坚持“一个导向”抓环境优化,把企业端的评价作为第一导向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,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
要把握高铁机遇,建设有高度更有温度的人民城市。要加快提升县城能级,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,统筹新城做加法、老城做减法,构建“一廊四片区”空间格局;要加快提升园区承载,把园区当作城区建,厂区当作景区建,推动“产人城”融合发展;要加快植入消费业态,强化经营城市理念,聚焦各年龄段消费需求,推进业态项目建设,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、新商圈,构建城市文商旅产业生态圈;要加快推动融圈入群,加速重大交通项目建设,建成“2130出行交通圈”,发挥高铁站场枢纽作用,大力发展临铁枢纽经济,增强高铁西站辐射能力。
要建设农业强市,努力实现更加均衡的共同富裕。市级层面要聚焦主导产业、龙头企业、农业园区、补齐短板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;镇级层面要围绕“三个产业、三个收入、三级治理”,做好土地文章、做强农业产业、发展飞地工业,全力发展镇域经济;村级层面要在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,增加农民固定的土地收入,务实推进富民兴村,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民增收入、农村增活力。
要坚持内外兼修,建设更高品质的美丽当阳。要彰显绿色生态之美,守护好当阳的碧水青山,挖掘山和水的价值,让好山好水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;要彰显文明礼序之美,树立“全域一体”标准,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全力推动“文明城市”向“全域文明”延伸;要彰显厚重文化之美,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打响当阳文化和城市品牌,全面展示当阳美丽形象与气质。
要办好民生实事,创造更有获得感的幸福生活。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“投资于人”,加快发展社会事业,提升“就业、就学、就医”水平,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;要纵深推进群腐集中整治,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拉出清单、从严从快、依法打击;要牢牢守住民生底线,树牢底线思维、做好应对预案,切实把风险防控好、把安全底线守牢。
李兴兵要求,党员干部要比学赶超,升腾当阳“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”的强大气场。工作重点上要聚焦发展主题,树立三个“家”的意识,增强谋变、求变、推变的意识,实现更多增量、更大变化、更快速度;工作标准上要全面提标提速,开展“五比五看”活动、“三个一批”实践锻炼,推进思想大解放、工作大比拼、能力大提升;工作导向上要站稳人民立场,掌握群众工作方法,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;工作作风上要更加务实重行,强化一线践行、向上争取,坚持目标、问题、结果“三个导向”,实施任务清单化、责任唯一化、落实闭环化“三化”管理,推动各项工作、所有精力向“聚力支点建设,冲刺全国百强”聚焦,为全省支点建设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
市委委员、候补委员出席会议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部分企业代表、基层党代表、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代表列席会议。